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2集课程复讲 |
陈红学长 |
|
细讲《弟子规》第三十二集
学习提纲:
1、劝人为善的原则? 2、成人之美? 3、救人危急? 4、兴建大利? 5、舍财作福? 6、护持正法? 7、爱惜物命? 8、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? 9、改过要发哪三种心? 10、改过的方法?
学习内容:
1、劝人为善良的原则? 教人以善毋过高,当使其可从。别人有善,我们要适时赞叹、适时鼓励。一时劝人以口,百世劝人以书。书可不能乱写要遵循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的顺序。【故事一】蔡老师引导小女孩一起捡垃圾,有一次,蔡老师看到中心庭院里有很多垃圾,就带着中心的一个小朋友一起下楼捡垃圾,刚好院子里有一个小女孩站在那里,蔡老师就开始捡,等捡到这个小女孩旁边的时候,蔡老师就对小女孩说,小朋友,可不可以帮老师把那个垃圾捡起来,小女孩就捡起来,因为看到还有一个小朋友也在努力地捡,这个小女孩就开始和他们一起捡起来,后来垃圾袋不够用了,她还跑回家里取垃圾袋继续捡垃圾,从庭院捡到马路。这是劝人为善。后来捡完了,蔡老师回到中心拿了些新疆的葡萄干给这个小女孩,以示鼓励。
2、成人之美?见人行善,要尽心尽力帮助。哪怕是一句赞叹的话,也是一种鼓励。
3、救人危急?当我们看到有人在路上受伤很严重,我们要马上打119、110叫救护车过来,假如慢一点就可能有危险了。还有,当人有心结打不开或者抑郁的时候,我们也要适时将很多的道理给她讲清楚,帮助他把心门打开。【故事二】蔡老师有一次在秦皇岛讲了五天的课程,当驱车要回北京的时候,有位女士把手伸到车窗里,很激动对蔡老师说,我本来都打算要自杀了,因为听了这五天的课,我人生的态度找到了定位。我要好好过我的人生。一边说一边掉眼泪。这也是救人危急。
4、兴建大利?过去一般指造桥铺路,现在这个工作虽然由政府在做。但有一些漏洞我们也可以做,比如看到马路上有个坑洞,我们要赶快打电话给相关部门来处理,因为坑洞比较深,假如有人开车不小心掉下去,人就有可能会飞出去,就很危险。或者比如看到马路上有块大石头,我们也要及时把它搬到路边,避免有人绊倒。再或者去工地看到有竹杆掉下来,我们也要找块红布把它绑回去。时时处处替人着想。
5、舍财作福?财分内财和外财。内财指劳力、经验和智慧。外财指钱财和物品。
6、护持正法?比如有人在讲圣贤的教诲,我们常常可以带着孩子去听,这也是护持正法,
7、爱惜物命?对于物品我们要懂得爱惜,不能糟蹋和浪费。对于生命也要爱护。懂得爱护小动物。
8、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? 李炳南老师曾说过,见人有善,不嫉妒要随喜,见人有恶,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。见人错事,不指责要协助。如何对治见人恶?释净空教授教我们的方法是“都是我的错。”《了凡四训》中提到未论行善,先须改过。改过比行善更重要,因为行善好比是水,改过好比是杯子底下的洞,不先把洞补好,(不先改过)再多的水(行再多的善)倒入到杯子里也会流光的。
9、改过要发哪三种心?耻心、畏心和勇心。 第一耻心,人被称为天、地、人三才,就是要我们把天地之德演出来,大地有什么德?长养万物,即使我们把再污秽的东西给了大地,它也会转化成营养回馈给我们,就象母亲,即使我们大小便,她也从没有嫌弃过。我们要发羞耻心,可不能连动物都不如。第二畏心,举头三尺有神明,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人要有敬畏的心,弥天大错,也当不得一个悔字。第三勇心,勇于改过的心,对自己要斩断杀绝,对别人要厚道三分。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。对治自己的习气要如毒蛇啮指。
10、改过的方法?从事上改、从理上改、从心上改。最重要是要从心上改,从根本改起。从起心动念处观照自己。
经典句:
1、教人以善毋过高,当使其可从。 2、一时劝人以口,百世劝人以书。 3、三不朽?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 4、人之初,性本善。 5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。 6、莫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,劝君莫打枝头鸟,子在巢中望母归。 7、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。 8、当仁不让于师。 9、不让古人是谓有志。 10、孺子不可教也。 11、学贵立志。 12、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。 13、见人有善,不嫉妒要随喜,见人有恶,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,见人错事,不指责要协助。 14、君子信而后谏,未信则以为谤己你。 15、未论行善,先须改过。 16、改过要发三种心 :耻心、畏心和勇心。 17、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为者亦若是。 18、地为母,天为父。 19、耻之于人大矣。 20、举头三尺有神明。 21、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22、日久见人心。 23、弥天罪恶,也当不得一个悔字。 24、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,今日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 25、人生无常。 26、对自己要赶尽杀绝,对别人要厚道三分。 27、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。 28、忿思难。 29、言语忍,忿自泯。 30、唯德学,唯才艺,不如人,当自砺。若衣服,若饮食,不如人,勿生戚。 31、人算不如天算。 32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末学:陈红 2012、10、19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